你是否覺得這世界,優秀的人、好事情、
好東西不會太多,這些好的人事物,怎麼那麼稀少?
有沒有這種感覺?有吧!?
收入高的人,很少!但是很多人都想當有錢人.
當我們看到政府公布的財務分佈圖,
就會看到金字塔形狀的圖形;
告訴我們越有錢的人越少(金字塔頂端尖尖的),越窮的人很多
(金字塔底端況寬寬的)…
你走在街上,帥哥美女真的很稀少,大部分都是長相普通的人.
曾幾何時,”你想過好的人事物怎麼那麼少”這樣的問題?
也許大家都有”好的人事物少”的個概念,
但是似乎沒有想過…為~什~麼?
“思考大思之路”今天將盡可能的找出原因,
來告訴你為什麼這世界不是到處充滿帥哥美女、
有錢人很多、幸福的人很多、
好事常常發生等等的”好的人事物”…
- 比較的結果與壓抑效果:
假使你看到了十個人,想必你會開始不知不覺得比較…
最終排了名次!我相信不論排外在或者是能力,
你的名次應該都取前面三名吧!?
不會取到第七第八名吧!?
這種思考與比較就像比賽一樣,
只會關注突出的前面幾位”少數”,
而非好的”大數”.那將十個人增加到五十個人
讓你比較,你會把優良的排到第幾名次?
排到第六就很多了吧!?
但是按照剛剛十取三的想法,名額變到五十人,
按比例的話,要排到十五名才吻合比例!
但是,我們只想看前三名!
不會因為人數增加了,
然後你就會想說按比例增加”好的”名額!
所以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人會比較,
而且不管總數多少,
都固定只列前面幾名,
但是你接觸的人事物那麼多…
(相信每人到二十三歲早就
遇過並且評量過上千人了吧!?)
現在想起來,你覺得優秀的人有幾位?
相信你說不出十個吧!?
另外一個是壓抑效果,基本上與”比較”有關係,
比如說,你看了十個人.並選出前三名你認為是好的,
但是你又遇上了其他一百人好了,
原本的前三名,正常來說明次是會往後掉的!
(除非你認為原本的前三名本來就是最好的,但機率極低!)
原本前三名好的,因為又有其他人列入你的評比,所以名次
被擠下,這我稱為擠壓效果!
2.累加效果:
其效果有兩種,一種是是說,強者恆強的概念!
比如說,某一個運動選手得過很多金牌,
程度比他弱一些的人,怎麼努力都很難去追過他!
因為,本身名次前面的人、企業、組織,
他們擁有的能力、資源、優勢都比較多,
所以自身成長速度比落後者快,也導致差距越拉越大!
(但是前題是其他條件不變,
像說前面的公司出大問題導致破產,
就可能出現大逆轉的情況!)
另外,像企業的第一名和第二名,通常很難改變名次.
像麥當勞和肯德基,的差距就一直存在…
(順便一提,我聽消費者課程的老師說,
兩者成立只差一年而已…)
另外一種累加效果是排除個體因素,是外部因素造成.
比如說:一個明星,一出道,就爆紅!
(我們先不管是否真的有實力,
而是關心支持者一開始就很多)
那其他人一看這麼多人支持該名星,
就會去注意他(只是注意而已)!
那麼,該名星就有更多機會獲取更多人的支持,
再引起更多人注意;再循環、再循環,
就像滾雪球一樣!
這個原理很簡單,比如說你一開始跟十個人相處,
有七個都說你好話,那這七個在另外二十個人面前
談論你的時候說你好話,會引起那二十個人的注意,
也許十五個人都因此對你有好印象,那十五個人
再跟另外五十個人談論你的時候…
一直滾一直滾…
所以,台灣打棒球誰最厲害?
我不用說你心理也會浮現我們的台灣之光,
王建民!但是,他是真的有實力去破紀錄的!
再加上累積效果,讓大家對他
印象深刻!另外,很紅的國片!
應該有想到吧!?海角七號!
說真的,那片其實還好,
感覺是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的累積效果!
既然內容還好,那傳遞”你應該去看”的動機為何呢?
誰知道呢!?
但累積效果就這樣發生了…而且賺了很多錢!
3.物以稀為貴,人也是:
我們都知道,黃金、鑽石都是珍貴的寶物,因為它很稀有!
當供不應求的時候,想要的人並沒有減少,所以價高者得,
讓兩個寶物都那麼貴…要讓兩寶物的價格變很便宜很簡單!
只要大家都開始賣掉,兩個寶物數量多了,需求變少,
價格就跌得不像話了!(但這是作夢…)
所以,認為那是好的,就像第一點提到的一樣,比較的結果,
造成少數的好!所以,人、事、物的稀少而變得可貴.
但是這裡所說的,
並不是認為稀少就是能力很強的人、
或很有用的物品或對人很好的事!
黃金和鑽石,對人的功用大嗎?既不能吃喝,也不能保佑…
只是漂亮,以及心理的尊榮感.只因為難得所以價錢高貴!
相較於此,功能對人很大的水卻顯得很便宜!水可以維持生命、
可以洗澡洗手、維持地球溫度使溫差不會太大…等.
因為量太多所以讓一個物品沒有價值!
但是在沙漠中,水就變得非常非常有價值了!
物以稀為貴!
(可能有人會拿鑽石換一瓶水,因為沒水死亡這是最大的損失)
一幅畫只印出十幅、限量一百個商品獲紀念品,
因為稀有所以大家就搶著要,認為是好的東西;
但事實上,大多是沒有什麼特別好的
品質、風格、紀念價值…
(當然有少數真的很好的珍寶!)
人也是一樣,如果你有自己的獨特的風格,
那不就是很有價值嗎?
事情也一樣,出生、結婚、死亡,在人生中如此的稀少,
都會看作是好的可貴的事情!非常慎重處理!
稀少的人、事、物,會讓人覺得有價值,而看作是好的!
即使事實上沒有什麼實際上的價值…
4.特質有很多很多很多,但是我們覺得好的只有幾樣:
人事物都擁有一些特質,但是我們評斷的時候卻只會以
自己喜歡的特質來為加分,不喜歡的特質做為扣分!
例如:一個人,他的特質有很多很多(真的要說絕對說不完!)
但事先假設,他有熱心、開朗、隨和、長得普通、大耳多、
有錢、身高矮、指甲醜、衛生習慣好、自私、聰明、
不上進、早睡早起、鼻孔大、太喜歡動漫、
每天一定要梳頭三十分鐘.(我不是在自我介紹!)
有些特質你可能不會察覺,但這也證明了有很多特質是
你沒看見的,但是你評斷一個人、一件事、一個物品都是從
無限多的特質中取出你看得到的,再用少少的項目去評斷好壞!
所以無限多的特質,以各種可能的組合散佈在全部人類身上;
產生的這些組合,而你只看到了一些你觀察到的,然後你再用
少少的項目去評斷,所以你認為好的人事物就會感覺很少!
這就像什麼?買樂透!你買的六個號碼是你想要的!但是它有
很多種數字,六個數字又成一個組合,有幾種組合是你覺得好的
、很好的、棒極的!(當然獎金越多就越好).
所以,你會覺得這世界上,好的人事物怎麼那麼少?
用買樂透解釋這個概念是再好不過了!
(我怎麼想得到?我真厲害!)
5.好的因為好,所以消失,變少了!
這個概念,很容易說明!
想像有一個溫柔、美麗、經濟能力好、
身材好的一位女生,在正常情況下,
她是單身的機會有多少?少爆了!
所以,這樣好的單身女子,存在的機會少之又少!
在她身邊的人不是瞎子,會嘗試追求的!
這邊討論的是正常狀況.
(如果那女子眼光過高、對男人沒興趣是例外狀況)
好的人事物,因為好,所以很難存在而消失了!
女子條件很好,所以”既單身條件又好的女子”
一出現就消失了…變成有男朋友的好女子、
有老公的好女子!
也因此消失的快,變得稀少,所以又和”物以稀為貴,
人也是”的概念
互相呼應!
6.我們沒辦法看到全部:
這是一個心理現象,我們會以為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是真實世界!
我們以為新聞報導的東西可以代表真實世界,其實不是!
首先,新聞不會把世界上所有事情都報導;新聞也不會把不特別
的事情報導出來讓收視率下跌…新聞只會把特別的內容擺出來.
所以我們從媒體上看到的東西,經常是一般生活上很少發生的事情,
你每天會遇到車禍、殺人、變態、貪污等等的事情嗎?
但是新聞一直都在播…長久看下來,你會認為現在人都這樣嗎?
真沒良心!
但是,真實世界不是你所看到的樣子!不管你是親身見到或者
透過媒體看到,都無法看捯完整的世界!
依照這樣的推論,你看到並認為優秀的人很少!也許你認為要
會把汽車引擎拆開再組裝回去的人才算對車在行;
現在假設你只有認識三百人(正常的情況下),
當中只有六個人會做這種事,你覺得少!
(按照比例推算…三百個有六個,一百個有兩個的比例)
若擴大到你認識一千人呢?也許有二十五個人!
你認識一萬個人呢?兩百五十個人!
全球六十五億的人好了…那數目至少有一億多個!
如果你真的看見這世界的真實,你可能會說”我的天阿!這世界
要這麼多會把引擎拆掉重組的人幹嘛阿?快轉行吧!”
這個概念的重點會擺在數目!
所以,如果你對魔術很有興趣,你去國內商店買魔術;
看來看去怎麼那麼少!感覺你心中好的魔術商品很少!
之後,上網逛國外賣的魔術…
你會感覺好多好的魔術!
逛完美國的、再逛自本的、再逛德國的….
你會發現怎麼那麼多好的魔術商品!
你看得越多這些真實的事情
(電視呈現的內容不貼近真實)
,你就越了解真實世界!
你也會覺得你心中好的東西越發現越多!
當然,真實看得越多也就會知道,壞的也更多
(根據買樂透概念);但是注意力放在找好的人事物身上,
自然就會覺得好的人事物很多,就很高興!
但是這個概念與第一點” 比較的結果與壓抑效果”
乍看之下好像有衝突,知道越多好的,會不會相互壓抑呢?
原本好的被更好的壓下去,變成不好的?
基本上,你從一堆人事物中挑選出幾位好的,
已經肯定他的價值!之後,又有很多人事物列入參考,
有好有壞,你又挑出好的(捨掉更多壞的);
那麼,以總數來考量,你只不過加了一點點好的東西,
又怎麼會把原本你認為好的改為不好的呢?
解釋如下:
原本有十個,你挑出前三名認為是好的!
之後加入了五十個,你又挑出前三名是好的!
再加入一千個,你再挑出前三名(或者多幾個)是好的!
在一千六十個當中,
你也只不過挑出總共十幾個你認為是好的,
在上千個總數中,好的只佔了那麼一丁點,
所以就算增加十幾個好的名額,
不算什麼!而且好的標準,你也有你的基準線,
高於基準線就算好!所以也
會越來越多!
所以,你在更了解真實的情況的假設之下,
你會發現你認為好的會越來越多.
到了這邊,相信你會認為這篇文章怎麼那~麼~長?,
“為什麼好的人事物那麼少”這個簡單的問題需要那麼多的解釋?
有的問題很簡單,但是要解釋起來真的需要很多的思考過程;
一開始我在想這個問題的時候,首先也沒浮出那麼多的解釋觀點,
後來也才發覺,還滿多思考的層面!(這篇文章下夠本了吧!?)
這篇除了在告訴你為什麼好的人事物那麼少以外,
其實也隱約勾出什麼叫作好的特性之一
(記住!你達成以上幾點並不是算真的好,
只是可以讓人感覺上是好的!
比如說你真的很帥很出眾,達成了稀有性.
然而,你卻懶惰、自私、又沒工作…
這樣子整體看來你帥的優勢就被其他缺點扣分扣光了!
或者,更簡單的說,一個人很稀有…但是是全世界最殘忍的人,
這不會叫做好的!稀有再加上人品好,是好的!).
誠實的說起來,這個題目所作的解釋,在實用性看來是不強的,
但是在思考層次上是極具貢獻的文章
(這也就是”思考大師之路”所強調的!)
也就是說能告訴你為什麼是好的可能原因;
但是沒辦法告訴你如何做
(但是在其他文章卻有告訴你溝通如何溝通有效
、創意要怎麼發揮,這些都是告訴你如何變成好的,
可以參考之!可以在”思考大師之路”尋找關鍵字
找到這幾個如何做的文章…)
知道如何找到更多好的人事物了嗎?
應用最後一個要點!如果你想要找到好的對象,卻抱怨找不到…
就去多認識多一些人吧!
如果你是學生,就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私下朋友活動,
假如你又覺得麻煩,不願意做又害羞…那就算了吧!
你也沒資格抱怨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