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感受過代與代之間的衝突嗎?
當你是個孩子的時候,父母不斷的下達指令給你要你遵守,
在你成長過程中,說你這個不對那個不對...
然後開始批評你這代如何的弱,他們那一代如何在困苦的環境很強!
再說你這代這個不會(可能是不會洗衣服或思想不成熟之類的).
又當你在學的時候,是否又與同學討論起學弟妹如何的差勁,
怎麼看怎麼差勁,越說越糟糕(好像他們是無能的)...
的確,代與代之間的環境、文化、價值觀有很大的落差,尤其在越接近現代的社會,
變化速度越來越快,已經超出各代能掌控的範圍太多了!
但是,為什麼代間的衝突總是那麼的大?明顯透過調查、媒體、親身批評也好,
或是與同儕、同事聊天也罷.總是存在著批評上一代或者下一代的談話...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認為必須先懷疑人的思考上的缺失!
人,總是以為自己能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然後望下定論;
過度自信拿自己侷限的觀察然後做出一大篇的推論.
所以應該先懷疑,每代間在批評其它代的時候,真的了解其他代的全貌嗎?
上一代都批評這一代為草莓族,看到這一代的脆弱!但是怎麼不看到
這一代善用網路是上一代所沒有的能力?
這一代在批評上一代的時候,卻沒有看到上一代是過來人,
一堆囉嗦的提醒是為了不想讓這一代犯相同的錯誤!
每代間對彼此以不公平的方式來批評,嚴重的是批評比讚美多很多!
但是一個自然的特質不應該失去常態分布那麼多,
應該有好有壞,沒各半優缺點也應該不會差太多!
價值觀,在上一代通常是省吃儉用;在這一代偏向於享受生活.
前者一定好嗎?也許這個策略是物資缺乏時的文化和生活哲學;
後者只是展現了現代生活壓力龐大,只是找個能夠釋放資本主義社會壓迫
勞工的方式而已.
(開玩笑的說...這樣避免精神壓力過大而發瘋...但是居然還被上一代批評太浪費?)
其實這個簡單的代間互看不爽的問題,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概念全解!
提出價值觀、文化、環境差異等等原因只是有多元的思考面向罷了,
真正對你有幫助的就是為你點出人性!
沒錯!人就是因為有自己的主體性,好像世界都以每個自己為中心,
以為自己可以想到全部看到全部...
別人不如自己、自己的想法比較好、別人的話沒價值...等.
所以造成,代間的價值觀無法互相認同,只因為人很難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
別人能力的分布和你不相同,是人很容易認為自己的長處才是長處而認為別人是廢物.
代與代對人類來說是個連續的關係!
年老的你,如果有機會回去看年輕的你,也許你會批評年輕的你到體無完膚;
年輕的自己和年老的自己,之間本來就是不同的整個人(一樣的話,那才怪!)
簡單來說,我們如果能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為什麼上一代或下一代有這種趨勢
(比如說草莓族),或許我們就不會抱怨他們為什麼這麼差...
再來,同樣都是看人,拿正面的角度取代負面的角度,傳遞正向的能量給對方,
氣氛和諧,對彼此都好!
上一代有上一代的優點,雖然他們還是不太會操作網路;下一代也有他們的優勢,
雖然他們不懂什麼叫做禮貌!
對事情,可以去批判,沒關係!可以找出問題所在,創造出很多不同的方式處理.
對人,因為沒有絕對的對錯,批評,只是顯示自己的價值觀與他不合,
並且間接告訴別人你沒有肚量包容.
代與代之間還要相互批評嗎?
每代都批評下一代不夠禮貌,或許...只是每個上一代都沒教好罷了,
然後怪給下一代...以為自己沒責任...
留言列表